作者|陈长福1)周新军2)游久菊3)夏峰峰3)
1)华中农业大学,武汉nbsp430070;
2)武汉科研时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nbsp430418;
3)浙江省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邮编:316000)
水霉病是水产动物的常见病之一,目前还缺乏有效的药物来有效治疗该病。因为黏菌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范围也比较广,在8~32范围内都能生长繁殖。
水温范围为10~15,是水霉菌生长繁殖最适宜的温度。当水温升高到25以上时,水霉菌的繁殖力会趋于减弱,其侵染能力也会趋于下降。
因此,在我国大部分水产养殖区,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6月,是暖水型水生动物水霉病多发的季节。目前,我国各地已开始发生越冬暖水水生动物的水霉菌。
也是因为培养水温处于适合黏菌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属于冷水的三文鱼、鳟鱼,几乎一年四季都可以感染水霉菌。
最近有从事水产养殖的朋友联系我们,询问如何用药物治疗水霉菌。为什么水霉发生后水生动物使用的药物越多,死鱼数量越大?现在从各种媒体上,
也可以看到一些关于如何使用药物治疗水生动物水霉病的广告,可能是相关产品产销企业和营销人员发布的,总觉得有些宣传内容不可思议。这篇短文是专门写来和水产养殖相关的同仁讨论的。
水生动物水霉病的流行特征
可导致水生动物外表出现“水霉菌”症状的病原真菌,
常见的种类是属于藻菌纲的一些种类,如水霉目、霜霉菌目和黑霉目。
其中有一些真菌属于水霉科的水霉属、无柄菌属和丝孢菌属,也是养殖水体中常见的真菌。
对水产动物危害较大的水霉菌在我国流行范围较广,几乎在我国所有水产养殖场均有发生和流行。各种水霉菌对寄生水生动物的种类没有严格的选择性,只要是体表有溃疡或损伤的水生动物,
很可能遭受丝孢菌的感染、侵袭和危害。因此,水生动物的水霉菌是一种继发性疾病。
从事水产养殖的人应该知道,会对水生动物造成伤害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在分塘、捕捞、运输水生动物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小心,很容易造成水生动物受伤。另外,
如果单位面积饲养的水生动物数量过多,由于放养密度高而导致水生动物拥挤,越冬池塘水浅导致越冬水生动物冻伤,或其他不利环境因素如寄生虫寄生、病原菌引起溃疡病等,
会对水生动物的表面组织造成伤害。因为黏菌的游动孢子在养殖水中很常见,一旦水生动物体表出现伤口,这些游动孢子就会伺机附着在水生动物受伤的部位,开始在坏死的组织上萌发形成菌丝。
菌丝除了寄生在坏死组织上,还可以扩散到附近的正常组织中,分泌消化酶分解周围组织,然后穿透真皮,渗透到肌肉中,最终可能导致水生动物的皮肤和肌肉坏死、崩解,形成严重的溃疡样病变。
菌丝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菌丝和菌丝体。外层菌丝少而粗,长在寄生水生动物表面,成为肉眼可见的灰白色棉絮状物体。因此,
水霉菌也被养殖业俗称为“白病”。内孢菌是细长、柔软、众多的分枝,在被感染的水生动物体内扩散生长,类似于高等植物的根,以便从水生动物体内吸收营养供霉菌生长。
水生动物的药物治疗
水模的难点和误区
长期以来,水产养殖业在面对水产动物水霉菌时,面临着缺乏有效治疗药物和滥用各种药物的误区等困难。
2.1缺乏有效治疗水生动物水霉病的药物。
在我国目前的水产药品市场上,虽然有很多声称对治疗水产动物水霉病有效的药物。然而,大量的实践结果证明,使用这些药物治疗水霉菌水生动物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大量药物的结果,
它往往会加速更多患病水生动物死亡的发生。
2.2陷入依赖药物治疗的误区,忽视水霉菌的科学预防。
许多水产养殖者在面对水生动物水霉菌时陷入了依赖药物治疗水霉菌的误区,忘记了对水生动物水霉菌应强调科学防治的理念。在此,我们介绍我们对水生动物水霉病的预防实验结果。
让广大水产养殖经营者了解如何防治水生动物的水霉菌,应该做些什么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2.3应重视水生动物水霉菌的预防。
我们用二氧化氯、硫氟沙星、聚维酮碘等几种消毒剂完成了对水产动物水霉菌的预防实验。为了验证给药时间对药物预防水生动物水霉病效果的影响,我们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结果也再次验证了水生动物水霉病是可以科学预防的结论。
首先从养殖池塘中找出几只已经严重感染水霉菌的患病水生动物,用手术刀刮去下体表面的水霉菌丝,然后用养殖池塘的水将水霉菌丝适当稀释,再分别放入几个装满养殖池塘水的水族箱中。
为感染水霉菌的水生动物准备饲养条件。
After several aquatic animals, such as healthy Misgurnusnbspanguillicaudatus, Ictalurussunssppunetaus and allogynogenetic crucian carp (Calaci Uscarassius nbspaurassusnbspgibelio), were artificially injured,
(3)在人工伤害水生动物释放前1.0h,将一定浓度的二氧化氯、硫醚氧氟沙星、聚维酮碘等药物分别释放到含有含水霉菌丝的养殖池塘水的家庭箱中,杀死水中的霉菌丝。
作为早期用药的第一个实验组;在对水生动物进行人工伤害的同时,将相同浓度的上述药物投放到水中,杀死水中的菌丝,作为第二实验组,使用与实验动物相同的药物。人工伤害水生动物进入试验后2.0 ~ 4.0小时,
然后加入相同浓度的上述药物杀死水中的丝孢菌,作为第三个实验组。将相同数量的人工损伤水生动物放养在有药或无药的水族箱中,作为本实验中无药的空白对照组。
简而言之,上述试验方法是将人工损伤的水生动物放入盛有水的水族箱中,水来自一个装有水霉菌的丝状池塘,将它们分成四个试验组,在水生动物放入水族箱前1.0h和0h以及放入水族箱后2.0~4.0h加入药物。
用药目的是杀死水中的菌丝,作为三个实验组和一个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
经过几天的喂养和观察,所有人工受伤的水生动物都得到了明确的实验结果。在第一个实验组的水生动物中,预先处理过的,虽然也有一些水生动物身上长有菌丝,
水霉菌的发生率在三个实验组中最低。同时用药的第二组实验动物也发生了水霉菌感染,比提前用药的第一组实验动物更严重。
但是比第三个实验组轻多了,第三个实验组先把水生动物放进去做试验,然后用药物。第三个实验组的水生动物几乎都出现了水霉菌,其严重程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上述防止水产动物水霉病的检测程序非常简单,对检测条件的要求不高,几乎是普通水产养殖者就能完成的检测。这个简单实验的结果证明,当人们用一些消毒剂处理带有水霉菌的水生动物时,
用药时间有问题。正确的做法是在丝孢菌入侵受伤的水生动物之前,使用合适的药物消灭养殖水中的大量丝孢菌。
上述试验结果证实,有很多种药物可以在水霉菌孢子寄生于受伤的水生动物之前将其杀死。然而,一旦水中的游动孢子寄生在受伤水生动物的受伤部位并萌发成菌丝侵入水生动物体内,
药物对控制水霉菌的发生和发展无能为力。因此,有效的水生动物药物防控措施是坚持预防为主的理念。
在我国常规水产养殖技术中,提倡使用水产品消毒剂,实施“四消毒”措施,预防水产动物的各种疾病。在将运输的水生动物放养到池塘中之前,除了对运输的水生动物进行彻底消毒之外,
还需要用适当的药物对养殖池塘水进行消毒,以消灭水霉菌孢子等,这对防止水生动物发生水霉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03对患水霉病的水产动物
应该避免滥用药物
在开春的现阶段,水产动物已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越冬时期,无论是其身体的消耗还是对致病生物的抵抗力,均已经降低到了极点,对因为环境因子变化导致应激性刺激的忍受力也降到了最低点。此时,
人们如果再使用大量原本就不能杀灭入侵到水产动物体内的水霉菌丝的药物,去治疗鱼体水霉病的话,对于身体已经极度虚弱的水产动物就无异于雪上加霜,随着用药量增加而死亡数量随着上升,
就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必然结果了。
对于目前正在流行的水产动物水霉病的防控措施,水产养殖业者要加强以调水为主要内容的池塘管理,尽早地投喂优质饲料以恢复和增强水产动物的体质,分析导致鱼体体表出现溃疡的真正原因,
科学选择、精准投喂药物控制原发性疾病,避免盲目地泼洒所谓的“水霉灵”、“腐皮康”之类的宣称“能有效治疗水产动物水霉病”且“无效退款”的各种“神药”,
才是正确防控水产动物现阶段正在发生的水霉病的正确方法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