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就是一只龙虾让陈光军“脱掉”了自己的坏名声。
陈光军的家在盱眙县官滩镇洪湖村。儿媳妇残疾,孩子在读书,一家人靠着7亩地维持生计。他们是典型的低收入农民。 2017年,村支部为他提供了5万元小额贷款担保,并鼓励他承包26亩土地,开展“虾米共生”。 “第一年,我没有经验,亩产只有150公斤,但我还是生产了3900公斤小龙虾,地价每公斤25元,毛收入9.75万元!”龙虾一上市,他立刻就脱贫了。
像陈光军一样,靠龙虾带动过上美好生活的人还有很多。
盱眙是革命老区。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十三五”期间,全县农村低收入户数为2.32万户,其中家庭年人均纯收入6000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7.46万人。村集体经济收入在18万元以下的省市县经济薄弱村有26个,还有西南岗区、黄花塘革命老区两个重点帮扶地区。面对艰巨的扶贫任务,盱眙用“盱眙龙虾”品牌放大品牌效应,实现“培育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惠及百姓”,走出了一条具有盱眙特色的精准扶贫之路。
这条新的扶贫之路是从“虾米共生”开始的。依托全县120万亩水稻资源优势,盱眙于2014年在江苏率先开发虾稻共生种养新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两熟”。 “虾米共生”增加生态价值,效益倍增。陈广军说,传统的一稻一麦制,小麦亩产在800公斤左右,水稻亩产在1200公斤左右。每亩总收入约2500元,每亩纯收入约1000元。虾稻共生模式后,亩产龙虾约200公斤,水稻约700公斤。每亩总收入6000元左右,纯收入3000多元,比传统稻麦增收2000元/亩左右。
龙虾的“好处”还不止于此。盱眙龙虾协会会长芮世光说,“虾米是共生的,稻田不施农药、化肥、激素,原汁原味的有机种植大米,品质高,价格高。有机龙虾米在20元/斤以上,青虾米价格在10元/斤以上,农民增收效果会更好。”而且“虾米共生”不需要太多技术,投资也不大。今年即可种植、饲养,明年即可结果。周期短,见效快。
黄花塘镇村民万再贵曾是低收入户。 “虾米共生”后,他靠着十几亩地,每年纯收入6万至7万元。现在他盖了新房子,买了车。
五星村“小河农业”公司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养殖小龙虾1500亩,为500户农户提供物资、技术、销售等支持,每户年增收8万至10万元。如今,五星村农场占地8万亩,年销售额达2000万元,已成为江苏省典型的高效农业示范村。
数据显示,全县“虾米共生”面积已达65万亩,各乡镇建成虾米共生示范基地5000余亩。扛着“盱眙龙虾”的金字招牌,越来越多的盱眙人民走上了脱贫创业致富之路。全县有超过10万农民通过从事龙虾养殖、贩卖、烹饪等致富,创造了超过6亿级“虾王”和超过3000万级“虾富”,占比5%当地人民的收入。其中之一来自龙虾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