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塘底能否通过养殖管理克服随着养殖的深入持续的、越来越多的投喂对塘底泥沙的影响,能否通过养殖管理使塘底泥沙不黑不臭,越养越干净,老塘永葆年轻,养殖可持续?
本文介绍了江苏省射阳县林海镇一个大棚农场两熟制底层改良的实例。这个农场有近200个棚子,大小为35米长,10米宽(350度)。
上一次施工(2021年下一次施工)前的池塘沉积物状况
最后一次施工前,池塘沉积物如下图1所示:
播种前的干池塘沉积物如下图2所示:
一般这些棚放满水一段时间后,池塘水中亚硝酸盐普遍超标。池塘注满水后的水质见下图3:
前一次耕作的收获状态:
经过130天的养殖,于去年12月23日出虾,规格为26~28头/公斤。每棚平均产量2100多斤,料比1.1多一点。
前一次收割后的底部条件
通过前期养殖过程中对底泥的合理管理,收获后池塘底泥的状态如下:
一、沉积物的表面,见视频1。
第二,底泥的颜色还是黄色的,而不仅仅是表面有一层薄薄的氧化层,见视频2:
以往水产养殖的水质和底层管理主要包括:
1.接水后用强氧化剂处理,降低水体中的亚硝酸盐,然后挂活性藻群培养藻类,然后投苗。
2.开始投喂后不久,每隔7天在棚内喷洒一公斤迪康进行底改,或根据底质情况进行底改。养殖过程中基本没有出现氨氮和亚硝酸盐超标的现象。100~110天后,
因为当地的虾希望虾能有一点红色,就停止使用迪康等底部改良措施,只撒一点增效氧,防止底泥酸化来维持底部,如图4:
本工程(2022年建成)收获后的沉积物状况:
这一成果在近日(2022年5月5日)开始陆续产虾。已经出虾的棚,平均产量1600多斤。刚出虾完全没有处理的池塘底泥见视频3: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虽然没有在池塘中晾晒,但所有棚的底泥都是干净的,没有出现黑臭现象,也没有出现只在表面氧化一薄层,下面是黑臭土的不当底改现象。底部改造不当的措施见图5:
所有的池塘沉积物基本上都是5厘米左右的干净,如下图6所示:
只有底泥干净了,池塘才能可持续养殖。
因为前期建设有合理的改底基础,从水产品投入的整体使用情况来看,已经初步感觉到本次建设的改底和调水费用较前期建设有明显降低,但具体数据尚未统计。
池塘底泥的黑臭会给池塘养殖带来很大的副作用,甚至影响池塘养殖的可持续性。池塘底泥发臭,说明这个池塘的净水系统中有机碳、有机氮等有机物的积累已经超过了池塘中微生物所能承受的净化能力。
在这种条件下,一味拼命的泼微生物是不可能达到饲料和粪便如此大的分解能力的。同时,对虾浸泡在与底泥紧密相连的池塘水中,过多的微生物分解产物溶解在养殖水中,也是影响养殖成功率的主要不利因素。
因此,随着养殖的深入,持续的、越来越多的投喂,或者在养殖过程中过量投喂、滥用有机碳、反复施肥,必然导致池塘底泥有机质含量过高。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进行底部改良的目的是通过使池塘中的有机物惰性化来降低池塘中有机物分解的速度和负担,解决池塘底部有机碳和有机氮过多带来的包括黑臭在内的各种负面影响。
作者:高级工程师石伟民nbsp
来源:建筑评论